繁昌金龙机械(繁昌金龙机械厂地址)
发布时间:2025-01-09简述中国古代陵墓的发展概况
封建时期墓葬有一典型代表——长沙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市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因传为楚王马殷的墓地,故名马王堆。是中国考古发掘史上的一大宝库。向我们珍贵的展示了汉及以前的珍贵历史资料。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
唐朝,以李世民昭陵为典型,以武则天、李治乾陵为代表的唐朝陵寝,这个时期的皇家陵寝多数因山为陵,在山腰开凿墓室,以山丘为封土。五代十国和宋朝时期,因战争频仍,国力颓弱,陵寝规制相对缩减;元朝帝王死后则实行深葬,地表不留任何痕迹。
帝王陵墓的发展经历了三种主要形式:“方上”、“以山为陵”和“宝城宝顶”。这些形式反映了古代对陵墓建筑的不同理解和设计理念。 唐代陵墓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群上的重要转折点,开始追求“凿山为穴,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
中国古代习用土葬。新石器时代墓葬多为长方形或方形竖穴式土坑墓,地面无标志。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中曾发现不少巨大的墓穴,有的距地表深达10余米,并有大量奴隶殉葬和车、马等随葬。周代陵墓集中在陕西省西安和河南省洛阳附近,尚未发现确切地点,陵制不详。战国时期陵墓开始形成巨大坟丘,设有固定陵区。
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的陵墓建筑到了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地下和地上建筑相结合的群体,地上建筑开始有了神道,道旁布置有石雕刻和石建筑。秦汉以后,三国鼎立,国家分裂,战乱不止,经过300余年到了隋唐才又获得统一,中国专制社会进入了一个昌盛繁荣的时期。